编者按:岁末对行业进行盘点,相信各位典当经营者们的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但事物总是具有多面性的,有人因催收忙得焦头烂额,同样也会有人为新业务的增长而欣慰不已。实际上,不管是悲观也好,乐观也罢,现状并未脱离市场发展的某种规律。如此,一家企业能安全度过是自身本事,一个行业能经受住洗礼则并不简单。
情绪之一:焦虑
来源:逾期与催收
曾有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当前百分之八九十的典当行都面临着这一让他们头疼的问题,相当普遍。而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以最近的截至今年10月底的全国典当经营情况为例,贷款逾期率和绝当率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贷款逾期率为13.5%,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6个百分点;绝当率1.9%,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个百分点。
在逾期和绝当增多的背后,是企业经营整体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的反映,接踵而来的必然是盈利水平乃至缴纳税金能力的下降。仍以10月的数据为例,全行业实现营业利润、净利润与上缴税金同比都在降低,分别低了51.6%、57.2%与43.4%。
如果典当企业不能妥善处理好逾期与催收工作,后果无疑就是亏损。数据显示,当前出现亏损(营业利润为负)的企业已达3000余家,亏损面38.5%,累计亏损额7.1亿元,均较上年同期下降明显。
一旦逾期出现,催收工作便成了重中之重,否则典当行资金链运转轻则卡壳,重则出现断裂。事实上,造成这些现象最为根本的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的不减,很多以往的优质客户不再优质——他们并非缺乏还款意愿,更多的是受经济环境影响让自身也无能为力。如此一来,典当行有钱也不敢放的局面便逐渐扩大。另外,一环影响一环的结果,是使得与典当相关的纠纷持续不断增多,甚至在今年,一些之前在业内颇有声誉的典当行都身陷其中。整体而言,早些年典当飞速发展的那种“扩张时代”已经过去,新一轮的洗牌调整正在进行,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军,慎之又慎是摆在经营理念前的一道“利刃”。
情绪之二:尴尬
来源:互联网之路不好走
“互联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门词汇,这种流行并不是始自今年。只不过,从早几年的接触到今年效应逐渐显现,典当从业者们陆续发现,原来这条路没有想像中那么好走。
纵观今年典当对接互联网的相关信息,会发现举动仍频频。比如今年5月,淘当铺与京东金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获得了其投资;还有雍和金融与典当行合作50万元以内的小额项目……除了第三方平台的介入,也有典当行自己的开发,比如郑州的几家典当行联手,利用互联网布局民品业务,如此等等。总的来说,目前存在的“典当+互联网”大致有这样几种:一是营销,比如通过平台撮合业务,推广互联网营销工具;二是管理,比如研发推广典当的业务管理系统、微信典当等,借助互联网系统工具来提升典当行的管理水平;三是风控,通过各类信息的整合,提升典当行获取客户信息的能力;四是绝当品处置,包括与平台合作做线上线下结合的绝当品销售活动。流行趋势的矛头也有所改变——从早几年的债权流转成理财产品,更多地集中在了民品和征信上。
但有没有效果是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对于这一点颇有微词,至少截至目前仍没有看到真正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方式出现。而从第三方平台的角度来看,一些典当行有着保守与急于求成的弊病,往往会给合作增加难度,况且互联网创业本身也需要一个“烧钱”过程。
从现在国内使用网络的群体以及智能化手机的普及程度来看,“80、90后”客户与“互联网+”的确有着无限潜力,但典当涉足于此目前恐怕还停留在理论和探索阶段,如果不是单纯为赚快钱,这也是一个必经阶段。P2P的经历就是可以参考的例子。行业现在要做的是跟上时代,就算仅仅是通过互联网来改善服务细节,也是一种思路。另外,线上线下的结合是比较理性的方式,过度依赖网络并不可取。
情绪之三:诧异
来源:新三板禁令
今年年初就有消息称,全国股转系统(即新三板)继暂停私募股权基金挂牌后,又把暂停的对象扩大到了包括小贷、典当公司在内的所有类金融机构等。而时隔大半年后,9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了六类金融机构的差异化信息披露指引,尽管当中并未对小贷公司、典当等类金融企业信息披露作出安排,但仍有分析人士指出,类金融机构本身监管仍存在制度空白,因此对其信息披露很难作出具体要求。现实情况是,目前类金融机构挂牌新三板仍未解禁,甚至有人预测类金融企业应该近两年都挂不了新三板。
这对于之前曾有意上市的典当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小的冲击。因为上市要求相对低于A股市场,借助新三板解决自身融资难,并且以上市的方式扩大发展,曾被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所看好。就在年初暂停的消息刚出时,在新三板挂牌的小贷公司数量已达到45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此外还有8家挂牌的融资担保公司。典当公司挂牌数量虽不及于此,但7月华巨药房在类金融企业停止挂牌新三板政策出台后,停掉了旗下的典当业务,就是一种反应。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做出这样的决定很可能是出于为了防范风险、打击非法集资的目的。而冷静下来想想,典当行上市新三板,实际是对企业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经营不善,达不到预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结果会与初衷适得其反。因此,即便将来禁令取消,典当行业仍需要好好掂量。
情绪之四:奋力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出售·典当·评估·鉴定
扫描二维码快速添加关注
四川当铺网官方微信号
scdpkf
随时在线咨询·估价·鉴定
添加四川当铺网微信
scdpkf
Recommended reading